好的,安徽生产的撕碎机(无论是金属撕碎机、塑料撕碎机还是其他类型)其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通常遵循一个标准的工业设备监控逻辑,目标是实时监测关键运行参数,在异常或危险状况出现时及时发出警报,提醒操作人员干预,防止设备损坏和保障安全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:
1. 关键参数监测 (传感器采集):
* 报警系统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是分布在机器关键部位的各种传感器。
* 电机电流/功率监测: 电流传感器持续监测主电机和重要辅助电机的运行电流。当负载过大(例如遇到超硬物料、内部卡料、刀具磨损严重或轴承故障导致阻力剧增),电流会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。
* 轴承/齿轮箱温度监测: 温度传感器(如PT100热电阻)安装在主轴承座、齿轮箱等高速重载部位。摩擦加剧、润滑不良或冷却失效会导致温度异常升高。
* 液压系统监测: 对于液压驱动的推料或压料系统,压力传感器监测油压,油温传感器监测油温。压力过低(泄漏、泵故障)、压力过高(堵塞)或油温过高都会触发报警。
* 振动监测 (可选/): 振动传感器安装在主轴承或箱体上,检测异常振动(不平衡、轴承损坏、基础松动)。振幅超过设定值即报警。
* 电气参数监测: 电压传感器监测输入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(过压、欠压),保护电气元件。
* 刀具状态/堵塞监测 (多种方式): 可通过电流波动分析、专门的料位传感器、压差传感器(进料口/出料口压力差)或光电开关等来间接或直接判断是否发生严重堵塞或刀具断裂卡死。
* 润滑系统监测: 流量计或压力开关监控稀油润滑系统的油流是否正常,干油润滑系统是否有油压/油位不足。
2. 信号处理与逻辑判断 (控制单元 - 通常是PLC):
* 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(电流、温度、压力、振动)和数字信号(开关状态)被传输到机器的控制单元,绝大多数现代撕碎机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(PLC)。
* PLC内部预先编写好的程序(逻辑)会实时处理这些输入信号。
* 程序将每个信号的实际值与工程师预设的安全运行范围(阈值)进行持续比较。这些阈值是根据设备设计、材料特性和安全规范精心设定的。
3. 报警触发与输出:
* 判断异常: 一旦某个或多个监测参数超出其预设的安全阈值,或者检测到特定的故障状态(如润滑流量为零),PLC内部的逻辑程序会立即判定为故障或异常状态。
* 输出报警信号: PLC随即输出控制信号,触发报警装置:
* 声光报警: 这是直接、醒目的方式。控制柜或设备本体上的红色/黄色警示灯开始闪烁,高分贝蜂鸣器或电铃发出急促的鸣响,强制引起现场操作人员的注意。
* 人机界面 (HMI) 显示: 触摸屏或文本显示器会弹出醒目的报警信息框,清晰准确地文字描述故障类型(如“主电机过载”、“1#轴承温度过高”、“液压压力低”、“出料堵塞”等),有时还会显示具体的异常数值(如实际电流值、温度值)。系统会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。
* 远程通知 (可选): 配备网络模块的设备可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、APP推送、SCADA系统或工业物联网平台发送给远程管理人员或维护工程师。
4. 连锁保护动作 (可选):
* 对于极其危险或可能立即导致严重设备损坏的故障(如主电机严重过载、主轴轴承温度超高),报警系统往往不仅仅报警。
* PLC会自动触发连锁保护:立即切断主电机电源(紧急停机),停止进料输送带,甚至释放液压系统压力等。这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后一道防线。操作人员听到报警后也应时间按下急停按钮。
5. 操作人员响应与处理:
* 报警系统的终有效性依赖于操作人员。听到/看到报警后,操作人员必须:
* 立即停机: 若设备未自动停机,应手动按下急停按钮。
* 查看HMI: 根据屏幕显示的报警信息,明确故障类型和位置。
* 检查设备: 根据报警信息指示,检查相关部位(如检查是否卡料、触摸轴承温度、检查润滑是否正常、观察刀具状态等)。
* 排除故障: 清除堵塞物、补充润滑油、更换损坏部件、等待设备冷却、解决电气问题等。
* 复位报警: 故障排除后,通常需要在HMI上或通过复位按钮手动清除/复位报警状态,设备才能重新启动。PLC会再次监测参数是否恢复正常。
总结来说,安徽撕碎机的报警系统是一个集传感、监控、逻辑判断、信息传递和紧急保护于一体的智能化安全防护网。它通过实时感知设备部位的运行状态,在参数偏离安全范围的时间发出强烈警示(声、光、文字),必要时强制停机,为操作人员争取宝贵的干预时间,程度避免因过载、过热、堵塞、润滑失效、电气故障等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安全事故,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人员设备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