筛网设计在安徽双轴撕碎机的破碎效果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,它直接决定了终出料的粒度大小、形状均匀度、处理能力以及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。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终粒度控制:
* 作用: 筛网孔径是控制撕碎后物料尺寸的关键参数。物料必须被撕碎到小于筛孔尺寸才能排出。因此,筛网孔径直接设定了终产品的粒度上限。
* 粒度分布: 孔径越小,出料粒度越细;孔径越大,出料粒度越粗。用户可以根据下游处理工序(如进一步细碎、分选、造粒)的需求,选择合适的孔径来获得目标粒度的物料。
* 均匀性: 设计合理的筛孔形状和分布有助于获得更均匀的粒度分布。
2. 物料停留时间与破碎程度:
* 滞留效应: 筛网相当于一道物理屏障。大于孔径的物料会被筛网阻挡,在破碎腔内继续受到刀片的剪切、撕裂和挤压作用,直到尺寸减小到能通过筛孔为止。
* 二次破碎: 筛网的阻挡强制物料在腔内进行更长时间的破碎,增加了物料被多次切割的机会,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破碎程度和细度。没有筛网或筛孔过大,物料可能一次切割后就排出,粒度较大且不均匀。
3. 处理能力与生产效率:
* 开孔率: 筛网的开孔率(开孔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)直接影响物料的排出速度和处理能力。开孔率高,物料排出顺畅,设备处理量大;开孔率低,物料排出受阻,处理量下降,甚至可能导致腔内物料堆积。
* 堵塞风险: 筛孔设计(如形状、边缘倒角)和开孔率也影响筛网堵塞的可能性。处理湿粘物料、纤维物料或细长条状物料时,过小的孔径、不当的形状(如方孔比圆孔易卡料)或过低的开孔率极易导致筛孔堵塞,严重降低效率甚至停机。
* 能耗: 物料滞留时间长、筛网堵塞都会增加主电机的负荷,导致能耗上升。
4. 刀具磨损与设备负荷:
* 刀具负荷: 筛网孔径小或堵塞时,物料在腔内反复循环破碎,增加了刀具与物料的接触次数和摩擦,加速了刀具磨损。
* 设备负荷: 腔内物料堆积过多会增加转子旋转阻力,加大轴承、减速箱等传动部件的负荷,影响设备寿命。
5. 筛网强度与寿命:
* 材料与厚度: 筛网需承受高速旋转物料和刀片的冲击、摩擦。材料(通常为高耐磨合金钢如)、厚度和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其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。强度不足的筛网易变形、破损,影响破碎效果和安全性。
* 安装方式: 牢固的安装能防止筛网在运行中松动或移位,确保其有效工作区域稳定。
总结与关键设计考量:
安徽双轴撕碎机的筛网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平衡的过程:
* 目标粒度: 首要考虑因素,根据下游需求确定孔径大小。
* 物料特性: 物料的硬度、韧性、湿度、形状(是否易缠绕、是否细长)决定筛孔形状(圆孔、方孔、长条孔)、开孔率以及是否需要防堵设计(如阶梯筛、波浪筛、自清洁设计)。
* 处理能力: 在满足粒度要求的前提下,尽可能提高开孔率以保证产量。
* 耐磨性: 根据物料磨蚀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厚度,保证筛网寿命。
* 能耗与磨损: 避免过小的孔径或过低的开孔率导致过度破碎、高能耗和快速磨损。
因此,在安徽双轴撕碎机的应用中,筛网绝非简单的过滤板,而是的工艺控制部件。选择合适的筛网(孔径、形状、开孔率、材质、厚度),并根据具体物料特性进行调整,是优化破碎效果(粒度、均匀度)、提高生产效率(处理量、避免堵塞)、降低运行成本(能耗、刀具磨损、维护)的关键所在。 用户在选择或更换筛网时,务必充分考虑自身物料的特性和终产品的要求。